李克強總理對中國經濟冷暖的判斷,他不信“統計出來”的GDP!他有個“克強指數”——用電量、鐵路貨運量、貸款發放。
我們先來看看“克強三指數”的表現。
一、用電量
1月-4月,第二產業(工業)用電量同比增長-0.8%。
4月份,第二產業(工業)用電量同比增長-1.3%。
二、鐵路貨運量(4月份暫未公布)
1-3月份,鐵路運輸量同比增長-9.4%。
3月份,鐵路運輸量同比增長-10.1%。
三、銀行新增貸款發放量
1月-4月,銀行新增貸款發放,同比增長14.10%。
4月份,銀行新增貸款發放,同比增長-8.60%。
我們用“克強三指數”,來分析當前中國經濟大勢。
從用電量分析,對GDP貢獻最大的工業經濟,工業用電量,前4個月平均增長-0.8%,4月份增長-1.3%。趨勢是加速下降。
從貨運量分析,1月-3月份的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-9.1%,3月份同比-10.1%。趨勢是加速下降。
從銀行新增貸款發放分析。1月-4月銀行新增貸款發放,同比增長14.10%,4月份同比增長-8.60%。趨勢是由增轉降。
由此,從“克強三指數”分析,可以得出結論,中國經濟處于加速下行通道之中!
我認為,除了“克強三指數”外,傳統觀點的拉動中國經濟“三架馬車(投資、消費、出口)”,也應納入考量之中。
“出口”。第一,因為有退稅,不容易造假。第二,出口對拉動經濟(GDP)所占的比高達三分之一左右。所以,完全應該納入其中。或者說,應替代“貸款發放”,作為三指數之一。信貸投放的多少,不是反應當前經濟的好壞,往往信貸的投放量,與政府政策有關。政府因為經濟不好,才讓央行加大投放。投放多時,恰恰是經濟不好的時候。限時的投放,對于經濟的影響,有一定的滯后期,而不是反映中國經濟的現實。它可以影響中國經濟今后的走勢。
從出口分析。1月-4月份,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.60%。4月份,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-6.4%,趨勢是由增轉降。也是反映了當前經濟下行!
其它,“投資”、“消費”兩架馬車,數據從來不是真正從企業和社會中統計來的。“消費”更因是個人行為為主,天知道,數據從哪里來!但,消費除了節假日外,年度消費波動不會太大。投資卻與經濟環境影響很大。即便“投資”這架馬車現時明顯是負增長,也只會是拖累當前經濟增長。只要眼睛不瞎,耳朵不聾,誰不知道,現在房地產、實體企業投資大幅下降?還有多少腳手架和塔吊?
總之,我認為無論是以“克強三指數”對中國當前經濟增長進行判斷,還是以傳統的經濟增長“三駕馬車”進行判斷,都反應出中國經濟增長的不可能。更談不上GDP增長7%!
5月11日,我擬一文。預測:七月份要降準,八月份要降息。現在看來等不及了!六月份降準,七月份降息。甚至,六月份降準,又降息。